24小时财税新闻盘点(7月9日汇总)
来源:中国税务网整理 | 作者:
中国税务网呈送24小时财税新闻盘点,以下为7月8日盘点内容:
07-08 15:59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王军在税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上强调
将调研深入下去 将整改即时展开
7月5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听取前一阶段由各位局领导带队分赴各地开展集中调研的情况,并就继续搞好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8月1日营改增扩大试点顺利实施,依法组织税收收入等工作做出部署。
在听取各位局领导的情况介绍后,王军强调,要按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结合8月1日实施营改增扩大试点和依法组织税收收入等重点工作,将调研深入下去,并针对各方面反映的问题,将整改即时展开。
王军强调,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税收收入面临严峻形势,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压力很大。要深入开展税收分析,坚持从税收看经济、看社会、看发展,增强税收分析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通过深入调研,帮助基层分析全年收入走势,查找薄弱环节,提出堵漏增收措施。要督促各地坚持依法征税,规范执法行为,坚决防止和制止收过头税现象,提高税收收入增长质量。
07-08 15:11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开始起草 涉财税金融等改革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8日讯,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初稿正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起草,参与的官员均为部长和常务副部长,财税、金融、行政体制、价格改革等将列入报告初稿。
07-08 10:37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高培勇透露三种路径建设地方税收体系 房产税先行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8日讯,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周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地方税建设目前还没有具体方案,但已有三种路径浮出水面。其中开征房产税,已经是一个既定的决策,但是这并不代表仅针对房产,而是以房产税为先导,征收财产税。房产税最先进入税收体系,等到完成从房产税到财产税的过渡后,财产税肯定在地方税种中起到主体地位。
除了财产税之外,高培勇提到,还有一种路径就是省一级政府层面,应当有一部分流转税,比如说美国州政府的消费税,可以考虑把消费税从生产环节下移到销售环节,把这部分转变为地方税种。
另外将增值税进一步分解也是选择之一,高培勇解释,目前增值税是二分法,服务业征营业税,制造业征增值税。其实可以换一种思路,从纵向来分解,按生产批发环节征增值税,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把这块分割给地方政府。但无论怎么样,总的趋势是税负要逐步降低。
07-08 09:44 中国税务报
国家税务总局开展试点行业虚开骗税专项整治
从7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虚开、骗税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营改增”试点行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劳务出口和服务产业出口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以“营改增”为重点的税制改革顺利推进。
据了解,这项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针对“营改增”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的涉税违法行为,整治重点是交通运输企业和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企业,交通运输业以陆路和内河运输为主。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企业提供应税服务的真实性,收入确认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进项税额的抵扣是否符合规定,差额征税项目在销售额中的扣除是否符合规定等。
07-08 08:50 金融时报
“营改增”将在全国推广 租赁业面临五大困境
随着税制改革范围的扩大,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版本的政策解读,实际税负的计算,包括即征即退的时间、租赁物发票的开具等等各方面在各地也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加上有些地区对金融租赁业的行业定位不是很明确,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租赁行业业务的开展。总体看来,融资租赁业在执行“营改增”方面有以下几个困境:
第一,行业界定的问题。
第二,融资租赁业务标的物未能被全部覆盖。
第三,实际操作难题。
第四,对“营改增”的会计处理没有明确规范。
第五,售后回租业务很难开展。
面对上述问题,融资租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业内人士认为,对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营改增"后税负与以前的营业税相比较,通常会有一个提升。“营改增”之前的融资租赁企业钟情售后回租,但是在“营改增”后,直租是更好的操作方案。
07-08 07:19 上海证劵报
碳税方案已完成 将择物价低点推出
记者7日获悉,在环境税中,碳税方案早已设计完成,由于此前年份CPI高企未能如期推出,将在物价进入下降通道时,适时择机出台。根据测算,目前每耗费一顿标准煤,需要缴纳20-25元,随着治理成本提高,标准也会逐年增加。
据分析,开征碳税将对煤炭、石化、火电、钢铁等碳排放大户产生不利影响,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将长期受益。
07-08 02:00 中国青年报
财政收支紧张更应结构性减税
近期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持续疲软。与此同时,银行“钱荒”爆发,市场融资成本上升,一些地方政府面临高利率借新债还旧债的局面。不少研究机构纷纷下调中国201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譬如巴克莱银行甚至将预期下调至7.4%,低于政府7.5%的预定增长目标。经济下行通常伴随财政收支失衡,收入增速下滑,但支出却依旧很高。每逢此般情况,政府总习惯性施以援手,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大上基建等方式救市,一方面加强税收征管。
但刺激投资和加强税收征管,前者容易酿成低效率、重复投资,同时还会推升通货膨胀,后者挤压市场主体活力和成长性。 这个时候,结构性减税和帮助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其实更有利于企业发展,从而改善社会经济基本面,让经济回到上行轨道。